第八百五十六章晋阳城内的诡异(1 / 2)

一寸山河一寸血 叹伶仃 1760 字 23小时前

晋阳皇城之中,不知何时多了一座佛堂,这里是刘辩平日里念经打坐的地方。

真要说起来,佛教确实是一种最能蛊惑人心的宗教,当初大月氏请求与刘辩联姻,张扬没有拒绝,而是把此事推给了刘辩,刘辩也没有拒绝,于是晋阳

皇城中便多了一个大月氏妃子,被刘辩封为月妃,而佛教,也是她传扬给刘辩的。

一开始,刘辩不甚在意,但架不住月妃每日在耳边念叨,便略微了解了一番,从此之后,一发不可收拾。

西域之地本来就重佛,之前的龟兹也哈,乌孙也罢,类似精绝、大宛等国,佛教也有很大的市场。不只是国内百姓,甚至就连各国国王,信奉佛教的都

不在少数。

所以从前在西域,当和尚不仅可以衣食无忧,甚至可以通过蛊惑国王来左右一国的国政,这就导致西域除了有正经出家人之外,还有不少野心家化身为

和尚,专门结交各国的达官贵人。

而这也正是张扬压制佛教的原因。

说实话,他其实对佛教没什么偏见,只是或许因为出身黄巾军的原因,他对宗教和信仰格外重视。他不希望再出现什么黄巾起义、白莲教、太平天国之

类的东西。而且佛教也并不是没有前科,当年诸侯讨并州,张扬辗转南方之时,在徐州杀了一个叫苲融的太守。此人便利用佛教来大肆敛财,虽然没有

发展成黄巾起义那种规模,但已经有了那种苗头,容不得张扬不防范。

若是换在平常时节,张扬肯定不会对佛教如此防范,但如今是乱世,再加上张角老道搞了一场大事,导致如今人们听到道这个字就有些恐惧,若是佛教

此时大肆传入的话,定然会占据信仰的空缺,这在张扬看来,并不是什么好事。

毕竟佛教虽然导人向善,但思想却太过消极。

当和尚就要抛妻弃子,就要斩断七情六欲,这是什么狗屁道理?

大家都当和尚,都修来世,人都死完了,哪还有什么来世?

况且把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来生,这能是好事吗?七情六欲本来就是人的本能,是天道,是纲常,难道六亲不认便是好?

哪怕佛教不传入中原,张扬也不乐意,毕竟西域地广人稀,需要的是发展,大家都呆在家里打坐念经,谁来种地,谁来修缮城池,谁来生儿育女?

所以,对于张扬来说,压制佛教不是他想不想,而是必须这么做。

但这对于西域的僧人来说,不异于是晴天霹雳。

西域的高僧们想尽了办法,托遍了关系,下到各地县令,上到甘州牧蔡邕和石涛、李鸿章这两个太守,都有人去劝说,但张扬定下的政策,谁敢违背?

蔡邕倒是有这个资格,但张扬上次已经和他说的很清楚,而他也明白了张扬的意思,自然不会跟自家女婿对着干。

最后的结果就是,有这个心思的,有心无力,有本事改变的,却没心思跟着那些和尚胡闹。

最后在所有人都没有办法的情况下,一个僧人提出了一个想法,影响刘辩!

不论刘辩有没有权利,他都是名义上的皇帝,张扬不可能明面上和他对着干,不说让佛教传遍整个大汉,有了刘辩的支撑,至少能够让佛教不至于被灭

这个想法,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,于是乎,便有了月妃劝说刘辩的事。

刘辩呢,也没让那些人失望,在经过一阵了解之后,这个无所事事的皇帝彻底沉迷在了佛法之中。

此时此刻,刘辩就坐在佛堂之内诵读佛法,看起来宝相庄严,除了那一头乌黑的长发之外,和真正的得道高僧没有任何区别。

佛堂之外,肃立着一名和尚,名叫圆空,他就是当初出主意的人,而凭借着这件事,他也成为了刘辩在佛教上的引路人,常驻于皇城之内。

圆空的身旁还站在一个四十余岁的文士,不是别人,正是原本的武都太守,傅燮。

作为汉室老臣,傅燮当初不愿投降张扬,而是投降刘辩,被实在无人可用的张扬任命为武都太守,抵御汉中。后来汉中平定,张扬感念晋阳城中的刘辩

都没有一个说话的人,况且让一个汉室老臣为一郡太守也着实不妥,便把傅燮调回晋阳,担任尚书令,没什么权利,但算是刘辩的近臣。

两人身后,还有一个年轻武将打扮的家伙,如果赵云在此处的话,一定不会对此人陌生,因为他正是赵云的发小,从巨鹿之战后便一同失踪的夏侯兰。

至于夏侯兰为什么出现在这里,说来话长。简单来说,就是当日战败之后,赵云与夏侯兰在乱军之中失散,赵云成功杀出重围,但夏侯兰却没赵云的本